第124章 宁家往事
煦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4章 宁家往事,天降男主对我又撩又宠!,煦汌,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师这么一说,覃雯便成了宁家的至宝,无论做什么,都被小心翼翼地呵护着,生怕她有丁点儿闪失,危及到“百年基业”。覃家生意上的亏空,宁承海也大手一挥给补上了,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覃雯开心,能够顺顺利利、平平安安、按时按量生下龙凤胎。
但意外还是来了。原本腊月二十七那天覃雯就要去医院待产,无论是顺还是刨,孩子是必定要在二十八出生的。可二十六那天下午,覃雯去小三那里商量过节事宜,回自己院子的路上踩到积水,脚下打滑,跌了一跤,羊水破了。
孩子提前两天出生,宁承海听到这个消息后,砸了一个古董花瓶。又赶紧派人请大师上门,大师算了半晌,只给了一个字,凶。
这个“凶”不仅是冲着家财来的,还冲着家里老人的健康。
果不其然,老太太喝糖水的时候被桂圆肉卡到喉管,差点背过气去,老爷子出门听戏,在茶馆里被门槛绊了一跤直接进了医院。
后一条应验了,前一条还会远吗?
宁承海给宁启柯下令,就按大师说的化解之法,把龙凤胎中的女孩送走,让她去修行赎罪,以保家人平安。
大师所谓的“修行”,也不是说一定要把孩子送到尼姑庵或者道观里,随便选个福利院,远远地丢开就行了,等满十八岁之后再接回来。重要的是这十八年里,不能跟她有任何联系。
宁启柯初为人父,见一双儿女白胖可爱,狠不下心,但宁承海态度坚决,三令五申让他必须把孩子送走。
促使宁启柯最终下定决心的,自然还是生意上的事。与覃家合作的一个项目,原本好好的,却在春节过后突然暴雷,还有两位股东撤资,覃家和宁家措手不及。
宁启柯心力交瘁,对覃雯整日哭哭啼啼的哀求愈发厌恶。但说到底是他的孩子,真扔到福利院去,他别做人了,去做畜牲算了。
于是宁启柯想到亲生母亲沈竹西,沈竹西内地人,沈父沈母过世后,宁家和内地就再也没有往来了,但是有哪些亲戚,宁启柯还是知道的。他打听到沈家有一门拐了许多个弯的远房亲戚,在槟城,一户姓宋的普通人家。
槟城离港城那么远,也算应大师所言“远远地丢开”,且宋家的经济状况,在宁启柯看来是真的穷,而且还是他无法想象的穷,把孩子送过去,也算应大师说的“修行”了吧,说白了不就是吃苦嘛。
覃雯知道后终于硬气了一次,和宁启柯闹了一场,但是被宁启柯一训斥,她就不敢了,只能低声抹眼泪,求宁启柯把女儿送过去的时候多少给点钱,让女儿能生活得好一些。
宁启柯思前想后,定下一个数额,每年给宋伟业夫妇十五万。这十五万对他们来说是个很小的数目,随随便便买件小玩意儿都不止这个数,但对宋家来说,无疑是笔天上掉馅饼的巨款。孩子是瞒着宁承海送过去的,钱自然也是瞒着他给的,走的是覃雯的账户。
至于为什么原本说十八岁把人接回去而没接,濮淮楚派人打听到的还是和所谓的风水有关。
十八年后,覃雯和宁启柯动了把人接回去的心思,跟宁承海提了,然后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宁承海和小三忽然先后病了,孩子与他们二人相克的结论由此得出。
往后,只要覃雯一提想把孩子接回去,就是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次数多了,宁启柯便连家都不回了。
当年,把孩子送走之后,覃雯整日不是愁眉苦脸就是以泪洗面,宁启柯早已对她感到厌烦。后面又弄丢了另一个,宁启柯对她的厌烦就变成了厌恶,夫妻俩过得越来越像陌生人。
宁启柯有时候回想过去,觉得桩桩件件连起来,或许从一开始就错了,他就不应该放弃他爱的那个女孩,不应该和覃雯见面,更不应该娶她进门。说什么覃雯命格极好,从她嫁进来生了孩子之后,这个家有过顺遂的时候吗?
女儿送走了给别人养,接回来肯定跟他不亲,儿子丢了找不到了,成了他和覃雯之间再也无法跨越的鸿沟,哪怕后来又生了一个,也被覃雯养得一点都成不了气候。覃雯宠,长辈惯……
宁启柯越琢磨就越觉察出不对劲来,于是当年沈竹西的死,就又被他翻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