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难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3章 魔祖手笔,躺平小庙祝:我家神明太卷了!,情书难寄,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严雪积寒,更有风刀霜剑为伴,长安城这个冬天格外冷。

因为引进过开云府曾经的“先进”制度,把穷人淘汰出去,城内百姓无一人受饥寒之苦,满朝文武狂拍马屁,大夸皇帝,直言皇帝有圣人之姿。

夸的李二心潮澎湃,龙颜大悦,于腊月初八这天宣布大赦天下,免一年赋税。

一时间,三百五十九州府感恩的帖子如雪花般飘向长安,代表其治下百姓向陛下说谢谢。

在阵阵谢谢声中,李二飘飘欲仙,对自己手中的权势也愈发满意:“女儿城城主向朕求娶玄奘,你们怎么看?”

书房中炭火生香,化作暖意将众人包裹,哪怕只穿单衣也不觉得冷。

李承乾适时抬头,又瞥了一眼舅舅,后者低头喝茶,仿佛没听见一般。

李泰则是做倾听状,像个好学的弟弟,聆听父兄高论。

“儿臣以为,此事应询玄奘法师,若法师一心向佛只怕不美……且听闻新经中持戒甚多,父皇若允了城主,这桩媒的谢礼就悬了。”

李承乾半是认真半是玩笑,说的轻描淡写。

放下茶杯的长孙无忌心中点头,看向李泰,正巧后者也向他看来。

放下茶杯的国舅眼皮一耷,又把茶杯拿起来。

他才不在外甥里拉偏架!

看舅舅装口渴,老父亲的目光又看过来,李泰也不再做样子,沉吟着开口:“儿臣以为大哥的看法自然是好,但父皇天纵神武,励精图治……”

作为后发者,李泰不急着表态,先吹捧几句,随后才借着批判李承乾表达自己的看法。

“……女儿城弹丸之地,却借普天同庆妄自开口,而西方僧侣得蒙传经准许已是大恩,父皇赐婚也好,驳回也罢,自有圣裁,无需他言。”

李承乾抿了抿唇,低头喝茶,眼角瞥见舅舅放下茶杯后又低头研究糕点,全然不打算开口。

好在李二也没打算让他开口,只是手指轻点着奏折纸张,回忆女儿城的现任城主。

他两个儿子的意思很清楚:一个认为不干涉为好,女儿城背后牵扯太多,玄奘又是刚投诚来的佛系势力。

另一个认为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女儿城在这种全天下说谢谢的时候提要求,该罚就罚,罚完要不要把玄奘当甜枣送过去,全看对方认错态度。

不过按女儿城城主这个政治素人的脑子,恐怕是难以理解这么复杂的事。

李二回忆了一会儿女儿城城主的信息,摇了摇头:“玄奘法师所传与佛门往日的戒条不同,修行的更严苛些,婚嫁,荤腥这些是一概不沾的,女儿城此番是唐突了,也不好责备,想来她不知新经戒律。”

在玄奘传经之前,佛门戒律清规并不太严格。

例如三净肉,五净肉,和尚暂时还俗生个孩子再回庙里,这些都是基操。

为了拉人头抢信众,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话都能喊出来。

不过玄奘传经之后对和尚的要求就提高了,各种戒律戒条哐哐往下砸,砸的人进佛门都要思量再三,审视自己能不能吃这个苦。

这种限制佛门发展扩张的举措让李二很满意,所以他不想为难玄奘。

但他更喜欢李泰的回答。

国中之国又如何?

一样要受大唐节制!

于是城主请旨求亲的折子被搁置,又一封撤回免一年赋税的圣旨传向女儿城。

没有任何文学修饰,直勾勾的就说撤回免征一年赋税,一点理由都没有。

还没高兴几天的女儿城民众像当头泼了盆冷水,不知道皇帝陛下发什么疯,免赋税还带撤回的?

“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

心恋我百转千回,快带我远走高飞!

念什么善恶慈悲,等什么望穿秋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带女神摸鱼,成文娱教父很合理吧

会画画的江

夭寿!穿成恶毒女配亲哥了

喜欢三麦的白石

花若盛开,青春自来

今我来兮杨柳依依

踏天无恒

须臾蛇祖

秩序乐园,我无限加点

古神支配者

凡人修仙之逆凡

风清子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