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先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3章 大汉民族的绝望,大宋第三帝国,汉唐先生,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忽必烈将其其格嫁给自己这个大宋皇帝,无非就是想让其其格怀上大宋皇帝的皇子,而其其格又是皇后身份,她所生的孩子自然就是太子,大宋又是大元的藩属国,按照当年签订的大宋成为大元藩属国协议,大宋需要将自己的太子送到大都学习,说是学习,其实就是到大元做人质。
其其格是皇后,只有其其格的孩子才有资格被立为太子,而其其格才十五岁,正是怀孕生子的绝佳年龄,而按照祖制,皇后身份尊贵,不用参与妃子们的翻牌子侍寝,更不用到皇上的宫中侍寝,皇上每月必须到皇后的宫中与皇后同房一次,这也是皇后的特权。
想到此,王华阳将其其格的资料递给了小宝。
忽必烈想要大宋的太子做人质,但是如果其其格一直不能怀孕,大宋自然就没有太子了,岂不是破了忽必烈的阴谋。
夜幕降临,王承恩按时将黄小凤送到了王华阳的寝宫。
一番云雨过后,看着娇羞可人的黄小凤,又想到七大家族的女子进宫后,试婚宫女出身的黄小凤可能不会再有侍寝机会,王华阳便决定让黄小凤留宿在自己这里,也算是对黄小凤和其她五个试婚宫女一个交代。
次日一早,当王华阳在小宝的轻声呼唤下睁开眼睛的时候,黄小凤正深情款款的看着王华阳。
从黄小凤的精神状态来看,她应该是一夜未眠。
留宿皇帝寝宫,这是多少后宫女人的荣耀,黄小凤自然是睡不着的,黄小凤可能以为是皇上喜欢自己,所以才让自己留宿寝宫,殊不知自己以为的荣耀在皇帝这里只不过是心理补偿罢了。
而小宝叫醒王华阳,则是王华阳要去早朝了。
王华阳示意黄小凤可以再睡一会,同时起身准备更衣。
黄小凤穿着睡衣连忙起身给王华阳更衣。
王华阳本想打断她,让太监帮自己更衣,但想到黄小凤也是自己的女人,一个女人给自己的丈夫更衣是多么恩爱的事情,自己为什么要打断呢。
黄小凤服侍王华阳洗漱后,王华阳让黄小凤在自己寝宫在休息一会,自己则赶紧去上朝去了。
自从王华阳允许土地买卖后,朝中大臣已经不再提拖欠俸禄的事情,而七大家族又要与皇帝联姻,大婚之前,七大家族都在忙着准备大婚的事宜,整个大宋朝堂一派喜气洋洋,盛世祥和的景象。
本以为是例行公事,小宝喊完“有本启奏,无事退朝”后,各个大臣都回到自己的办公场所去办公,却没有想到王华阳正要起身的时候,礼部尚书庄一凡却说话了。
庄一凡说道:“启禀皇上,礼部有事起奏。”
王华阳抬起的屁股又坐了下来。
王华阳问道:“庄爱卿刚从大都回来,应该好好休息一下,并且昨天朕刚召见过你,有什么事情等爱卿休息好了再议也不迟。”
庄一凡说道:“回皇上,正因为臣刚从大都回来,所以这才向皇上启奏,臣要启奏的是吏部尚书刘敬刘大人。”
王华阳疑惑的看向文天祥,又看向刘敬。
按理说各部之间有矛盾,直接告诉文天祥这个百官之首就可以了,如果丞相也不能解决,这才需要向皇帝汇报,而文天祥并没有向王华阳报告此事,很显然,一定是文天祥认为礼部和吏部的矛盾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庄一凡却认为文天祥处理的不公平。
王华阳问道:“你们礼部和吏部向来井水不犯河水,吏部做什么事情是违背了礼法了吗?”
庄一凡看了一眼刘敬,然后毕恭毕敬的对王华阳说道:“回禀皇上,礼部有个下属机构叫国史院,其主要职责是记录大宋发生的大事,国史院也就是记录历史的。”
王华阳说道:“这个朕知道,跟司马迁一样,是记录国史的。”
庄一凡接着说道:“国史院隶属礼部,那么国史院人事任免,吏部应该跟臣这个礼部尚书商量一下,结果倒好,吏部尚书刘敬刘大人在没有知会臣的情况下,竟然同意了国史院编修主官钱穆的辞职申请,致使国史院工作几近瘫痪。”
王华阳听了庄一凡的话,觉得庄一凡有点小题大做,一个国史院编修主官,连个四品官员都不是,如果是四品官员,悬剑司的监视名单里该有钱穆这号人,一个芝麻绿豆的小官辞职,吏部尚书是完全有权利批准的,根本就不需要向文天祥汇报,更不用说向皇帝汇报了。
但是王华阳知道庄一凡的为人,如果是简单的人事任免和辞职,庄一凡不会拿到朝堂上议论,庄一凡既然将这件事拿到朝堂上,一定有庄一凡的道理。
王华阳看向刘敬。
刘敬赶紧站出来说道:“回禀皇上,庄大人这是冤枉微臣了,钱穆辞职,是发生在十天前的事情,并且钱穆已经六十岁,符合退养的条件,当时庄大人不在神州城,臣是问过礼部侍郎张拱,张拱同意后臣才批准的钱穆退养,按制度,四品以上官员离职才需要向丞相和皇上汇报和批准,四品以下官员离职,吏部自行处理,钱穆一个五品官员退养,臣也是按照正常的流程给办理的手续,结果庄大人回来后就找臣要人,说臣没有经过他这个礼部尚书同意就放走了他们礼部的人。”
王华阳看向庄一凡问道:“庄爱卿,这就是你不对了,五品官员离职,吏部确实有这个权限,并且当时你还在返回神州城的船上,也没有办法跟你商量啊。”
庄一凡说道:“回皇上,五品官员离职,刘大人确实有权利直接批准,但是钱穆不同于其他人,钱穆是一个儒学大家,学贯古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仅对大宋的国史了如指掌,更是对历朝历代的历史多有研究,如此一个人才,刘敬大人竟然直接批准辞职了,这对大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王华阳听着庄一凡的话,感觉庄一凡有点小题大做,不就是一个国史院的负责人吗,退休了再任命一个就是了,庄一凡为什么如此的激动。
王华阳看着庄一凡说道:“爱卿的意思是钱穆是一个大才,刘敬不应该批准钱穆辞职了?”
王华阳想到钱穆姓钱,八成是七大家族钱家的人,于是看向户部侍郎钱福。
王华阳问道:“钱福,钱穆可是你钱家的人?”
钱福赶紧站出来说道:“回皇上,钱穆确实是钱家的人,按辈份,钱穆是微臣的叔祖父。”
王华阳说道:“那你说说你这个叔祖父吧。”
钱福说道:“回皇上,臣这个叔祖父聪慧过人,自幼喜欢读书,二十二岁便中了进士,之后按惯例在翰林院抄录,三年抄录结束后,原本是要外放广南东路做知县的,但是叔祖父在翰林院这三年发现自从大宋南渡杭州后,大量的历史资料被胡乱的堆放在一起,而之前的国史馆编修在靖康之耻中被金人杀害,国史馆急需一个通晓古今历史的人去整理这些资料,于是叔祖父便向皇上请旨去了国史馆,这一去就是三十年,至于后来的事情,朝廷一直颠沛流离,臣也不是太清楚。”
王华阳听了钱福的话,多少明白了庄一凡为什么不让钱穆辞职了,是钱穆一人撑起了国史馆,并且在用心的整理记录大宋的历史,钱穆今年六十岁,钱穆的经历可以说就是半部南宋历史,钱穆的离职,对于大宋来说确实是一个损失,并且新任的国史馆编修未必能像钱穆那样热爱国史馆的工作。
王华阳看向庄一凡说道:“庄爱卿,钱穆已经辞职了,你的意思是不打算让钱穆退休吗?”
庄一凡说道:“回皇上,钱穆是一个通晓经史子集的大家,是一本活着的汉家历史,钱穆曾多次向陆秀夫大人表示要工作到自己死亡那一刻,而现在仅仅过去半年,钱穆却心灰意冷,想要归因田园了,皇上不觉得奇怪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