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4章 道观,鬼手修仙录,一乡明月,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远山心中一喜,想着这应该就是小二所说的无念观了,当下便加快了速度,和白裳儿一同朝着这座破败的道观快步走去。
王远山和白裳儿一路疾行,终于站在了无念观的跟前。此刻,他望着眼前这座道观,脸上的神情可谓是哭笑不得。来的路上,他虽听小二提前打过预防针,知晓这道观是破败不堪的,可当真正亲眼目睹时,才发觉它的破败程度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王远山甫一踏入这片荒芜之地,一座规模宏大的古代道观,严格来说应该是道观废墟便映入眼帘,但即便残破如斯,王远山也能觉出这道观往昔的盛景在残垣断壁间若隐若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巨变。
道观的山门半掩于丛生的杂草之中,曾经巍峨耸立、雕梁画栋的牌楼式建筑,如今只剩两根粗壮的石柱歪斜地撑起摇摇欲坠的额枋。石柱上的浮雕历经风雨侵蚀,龙鳞剥落,凤羽残缺,仙人的面容模糊难辨,然其流畅的线条与残存的精美纹理,仍可想见昔日工匠雕琢时的鬼斧神工。门楣左下方应该是以前的的牌匾,早已碎裂为几块,散落在地,如今的牌匾相比之下倒是寒酸的多了,但“无念观” 三字写的倒是不凡,虽然刻在不算名贵的木材之时,却依旧透着几分飘逸。
王远山也不叫门,直接抬步便向里面行去。穿过山门,沿着石板路前行,道旁的碑林歪歪斜斜,青苔肆意蔓延,几乎将碑身掩埋。这些石碑,或铭刻着历代道法高深之人的修行感悟,或记载着道观兴衰的重大事件,如今字迹漫漶,恰似被时光悄然抹去的历史记忆。偶尔有几处清晰可辨的文字,提及道观鼎盛之时,香客云集,法事频繁,周边善信皆慕名而来,那是何等的热闹非凡,与眼前的死寂形成鲜明对比。
主殿 —— 三清殿,应是道观的核心所在,如今却满目疮痍。殿顶的琉璃瓦大半破碎,几处洞开的豁口仿若苍穹之眼,窥视着殿内的破败。清晨的微光透过缝隙洒下,尘埃在光柱中飞舞,似是不甘寂寞的往昔精魂。殿宇的斗拱结构虽部分坍塌,却仍倔强地展现着复杂精巧的工艺,榫卯间的契合是古人智慧的无声宣告,即便在衰落之际,也令人惊叹。殿内供奉的三清塑像,皆已身首异处,残躯断肢散落各处,彩漆剥落殆尽,露出腐朽的木质纹理,唯有那空洞的眼眸,似在凝视着岁月的流转,喟叹曾经香烟缭绕、信众叩拜的繁华不再。
王远山绕过主殿,信步便往殿后,宽大的庭院,往昔或是道士们清修、论道之所,如今石板缝隙间杂草丛生,几棵古柏歪斜而立,枯枝纵横,树皮干裂,仿佛风烛残年的老者。一口古井位于庭院角落,井口石栏布满裂痕,水渍干涸后的痕迹如泪痕般蜿蜒。俯身望去,井底幽深,似藏着无尽的往昔秘辛,当年清澈甘冽的井水,滋养着道观众人,如今却只剩死寂,唯有偶尔飘落的枯叶,在井底发出轻微的回响,宛如叹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