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怎知心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4章 伯仁,铁蹄哀明,山月怎知心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就……进来了?”
看着面前淄川镇熙攘的街道,韩璋一脸不可置信,对着身旁的钱大嘴喃喃地说道。
钱大嘴正了正头上戴着的六合帽,帽檐儿箍着头皮让他感觉很不舒服,嘿嘿笑了两声,钱大嘴道:“要不种当家怎么是军师呢,这胆子,这头脑就是厉害。”
接着,钱大嘴歪头瞅了瞅韩璋,“嗤”了一声:“听你娘说,你也是个读书的,咋就是个愣怂?啥时候开开窍,叫你干爹俺也沾沾光。”
“俺读的那都是圣贤书……”
韩璋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密不可闻。
“狗屁的圣贤!狗屁的书!就你读的那玩意儿,是让你吃上白馍了,还是让你兜里揣满银子了?我看都是胡吊扯。”
韩璋听到他有辱圣贤,梗着脖子就要去反驳,但是看到钱大嘴逐渐瞪起来的眼睛,又慢慢地将头低了下去。
但钱大嘴还是不依不饶地冲他脑后扇了个巴掌,骂道:“咱老子能让你填饱肚子,不比那圣贤强百倍?”
韩璋也不敢与他争辩,只能讷讷的应了两声。
钱大嘴看了看眼前镇子,嘴里对着韩璋道:“今天把肚子填饱了,明天怕是一场硬仗。”
韩璋看了看高大的城墙,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就说是里应外合,但这么高的墙,咱们怎么上去,而且咱们从来没打过镇子……”
淄川镇因为控扼要道,同时还是秦东之枢纽,因此其虽为一镇,但城池修的和一县也差不了多少,嘉靖二十二年年间淄川修筑了高二丈五尺,长二里的城墙。
钱大嘴用头冲城墙上点了点,“嗤”了一声道:“你瞧这城墙上哪有人呐。”
韩璋望了望,果然高大的城墙上不见一个人影。接着钱大嘴又将本来就大的嘴裂到了耳朵根子后面:“就凭这些镇兵?能挡得住那些山西人?”
钱大嘴凑近了一些:“明儿长个心眼儿,跟在我后面,别跟在那群山西人后面,那群人狠地咧,怕要是杀红了眼,连你也一块宰了。”
见韩璋发愣,钱大嘴又给了他一巴掌:“个怂娃,听见没得?”
“听见了,干爹。”
接着韩璋又听见钱大嘴骂骂咧咧地道:“他娘的,几个大当家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宁肯信那些山西来的逃兵,也不愿意再信咱们这帮子老兄弟,好处全都叫他们占了去,我算看明白了,靠谁都是胡吊扯。”
十月时,他们这群流民还在泾阳县的郑国渠附近,当时原本要去剿汉南盗的固原兵误打误撞地将他们将汉南盗给剿了一番,死伤无数。
通过俘获的官军,王二等流民的大头目知道了大批的官军正在左近集结,王二等几个头目知道不能再待在这里了,准备返回白水、澄城一带伺机和在黄龙县的王嘉胤汇合,拧成一股。
因此,流民如同蝗虫一般,一路劫村掠寨,往东北方向走,不过白水和澄城本来就贫,根本难以养活众人,而也没找到王嘉胤的消息,因此王二等人又带着流民往比较富庶的韩城一带走。
半路上,刚好遇到了大批的山西逃兵,这些逃兵本为卫所兵,但卫所兵现在已经被募兵挤兑的不成活路,募兵都发不出饷来,更无论这些卫所兵了。
原本的土地都被军官巧取豪夺,到了此时还要克扣卫所兵本就寥寥无几的银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