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章 这个时代不平衡,并汉,做梦中,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段颎,也很痛快。

还把我推荐给袁氏。

这才让我有从陇西郡走出去的机会。

但在前司徒袁隗府中的那些日子,就感觉不痛快了。

那些儒士,自诩得意,看人的眼神,也高人一等。

边郡武人怎么啦?!

还有那张奂,自己就是边郡武人出身。

还看不起边郡武人。

自己赶着上趟要摆脱边郡武人身份。

宁愿不要战功,也要移民。

明明打了胜仗,想着同是西州人,要搞好关系。

但人家就是不愿意。

白瞎,拿热脸贴人冷屁股。

不过还真别说,虽然在袁隗那干得不痛快。

但人家是真给实惠。

无论是广武县县令,还是蜀郡北部都尉。

都没啥问题。

就是这西域戊己校尉任上。

那于阗国王安国攻拘弥国,杀了人家的王,还死了很多人。

朝廷竟说是自己没有尽到戊己校尉的责任。

就把自己免了。

自己就是一个屯田的。

哪能负这么大的责任嘛。

再说,不乱,不乱能有军功吗?

难道真要在那里种一辈子地呀?!

后来西域长史不也和继任的戊己校尉出兵援救了吗!

并拥立拘弥王国质子定兴为新任国王,虽然只有一千人。

但也是军功呀。

只可惜这军功不属于自己。

要不是熹平五年,因曹鸾的事,免了很多人。

加上自己又跑了袁氏的关系。

这六百石的刺史,也到不了自己头上。

从比二千石的校尉,到六百石的刺史。

这官怎么越做越回去了。

想想都不痛快!

董卓想着心事,喝着奶酒。

两个有心事的人,性子又直率。

话题也越来越多。

“什么,张中郎将让你假冒鲜卑,击杀流放守烽的蔡议郎?”

“嗯,我在他之下,不能不做。”

“这蔡议郎是陛下的同门师兄,你杀了他,到时陛下想起来,那就是你的罪过了。”

“那该怎么做?请董使君教我。”

“别急,先拖一拖再说。”

“我后边再帮你想想办法。”

这蔡邕虽说是腐儒。

但他的母亲是袁滂的妹妹。

这蔡氏也是陈郡袁氏的姻亲。

虽说自己投的是汝南袁,但天下袁氏是一家。

保住他应该没有错的。

当晚,董卓便安排人把知道的事情通知蔡邕。

那他做好防范。

同时也把朝廷近来的一些变化告诉他。

让他心里有数。

比如司徒是刘合,司隶校尉是阳球。

王甫虽已死,可是曹节却还在。

似乎还有所动作。

张修看着呼征迟迟没有动作。

气了。

敢不听话。

于是上王庭问罪。

两人争吵过程。

张修一时收不住。

拿出配剑杀了呼征。

张修还试图挽回,继续执行阳球给他的任务。

他杀了呼征后,改立右贤王羌渠为新任单于。

又想让新任单于羌渠去做这个事。

但改立单于,是大事。

这是他一个匈奴中郎将能做的事吗?

南匈奴群情激愤。

董卓得知后。

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要知道刺史六事,这可是本职工作。

想不做都不行。

张修这行至少犯了两条罪行:

不遵承典制和风厉杀人。

于是董卓立刻以并州刺史身份,行使刺史职责,并向朝廷禀告张修所为。

并州刺史董卓很忙,雒阳禁中的曹节也不轻松。

他正焦头烂额,为宦者的未来担忧,这也是为保护自己的未来。

起因是百官参加顺帝虞贵人的葬礼。

回城时经过夏城门。

结果看到王甫的尸身还在那里。

他很是感慨,特意提议宦者停下来观看。

然后擦着眼泪说道:

“我曹自可相食,何宜使犬舐其汁乎?”

这意思是:

我们这些人可以自相残杀,但是怎么可以让狗来舔食他的汤汁呢?

说完告诉又各位宦者:

“我已经老了,没几年好活了,这权力早晚是你们的,你们不用担心,宦者与儒士党人没有共存的机会。”

“这是因为我们靠的是陛下,我们手中的权力来自于陛下。”

“而他们想分走的,正是陛下的权力。”

“只要宦者在一起,不内讧,才能让外人无机可乘。”

“不然,我们只会被他们各个击破。”

“今天躺在这里的是王甫,明天可能是我,后天可能就你们中的一人。”

“你们好好想想吧!”

“如果同意我的话,今天全部不要回家,进宫去。向贵人们讲述夏城门前看到的一切吧!”

说完,曹节自己直接进宫去见刘宏。

众位宦者你看我,我看你。

程璜想通知干女婿一声也找不到机会。

被一众宦者裹挟入宫。

而曹节直接进入禁中,然后哭着向刘宏描述今天在夏城门见到的情景。

有感触地说:

“阳球故酷暴吏,前三府奏当免官,以九江微功,复见擢用。”

“愆过之人,好为妄作,不宜使在司隶,以骋毒虐。”

意思是:

阳球原本就是残酷的官员,以前三府曾经上书,建议罢免他的官位,但因为他在九江立下的那点功劳,才又被提拔任用。

像他这样有很多罪过的人,又喜欢胡作非为,实在不适合继续让他当司隶校尉,免得放纵他的暴虐。

刘宏想起董卓的密奏。

说是护匈奴中郎将张修接到阳球的信。

阳球让张修残害蔡邕。

张修于是指使南匈奴单于呼征。

假冒鲜卑突袭烽望,目的是要让蔡邕无法获赦回家。

但呼征不从。

于是张修擅杀呼征。

并强立羌渠为新任单于。

然后同样要求羌渠听从指示。

羌渠仍然不从。

这让刘宏头大。

这司隶校尉阳球的确在胡搞瞎搞,这岗位的权力太大。

都敢染指吾的权力了

是该好好想想。

也是,汉时御史大夫、尚书令、司隶校尉,皆有专席,外号三独坐。

三独坐,绝席而坐,与众不同,尊显其贵。

但同时也是象征权力。

太尉段颎在狱中自尽,太尉一职有空缺,就让卫尉刘宽上任,然后让阳球再回卫尉吧。

自从阳球调走,这尚书令一直空着,这曹节,就让他接任尚书令吧。

而这张修不先请示而擅自诛杀单于,就让董卓将他槛车征诣廷尉抵罪吧。

短短几行字,刘宏已经处理完那么复杂的事了。

他很高兴。

这帮臣子一个个的,天天没事给自己找事。

肯定是偷懒!

这些小事,还用得着自己吗?

蔡邕得知自己获赦。

也知道了张修擅杀单于,又强行改立羌渠为单于。

结果被董卓用槛车送上京了。

内心稍安。

刚好五原郡守王智宴请。

庆祝他能够获赦。

王智是王甫的弟弟,如今王甫被杀,自己也不知道灾祸什么时候就来了。

也有借此机会缓和关系。

蔡邕想起回家的路,还需要这位郡守帮忙。

于是勉为其难答应出席。

席间王智特意拿出从董先北商团买到的董氏美酒。

这酒浓,意更浓。

王智瞬时不清醒了。

让蔡邕跳舞助兴。

蔡邕刚刚获释,怎么可能听呢。

于是丢下一句:

“徒敢轻我!”

便拂衣而去。

王智一边派人跟着。

然后另一边向朝廷告密。

说蔡邕对被流放一事仍有怨恨,目无朝廷。

董卓让人嘱咐蔡邕,不要急着回去。

眼下局势尚未明朗。

不如先经云中、定襄、雁门、代、上谷、再从渔阳出海,投奔青州姻亲羊氏。

此一路虽然不安全,但可避开中枢之地。

比起踏入内郡被人陷害要安全一些。

沿途董卓还可以用自己刺史的权力,协助一二。

党人觉得又行了。

先是郎中审忠发言:

“臣闻理国得贤则安,……故王甫父子应时馘【雀戈】,路人士女无不称善,……臣为郎十五年,皆耳目闻见,瑀之所为,诚黄天所不复赦。愿陛下留漏刻之听,裁省臣表,埽灭丑类,以答天怒。与瑀考验,有不如言,愿受汤镬之诛,妻子并徙,以绝妄言之路。”

简单说就是:

杀了王甫大家都很高兴,接下来还要杀朱瑀。

这朱瑀是谁,提起他就要提起刘宏那一段不堪回道的往事。

建宁元年时,刘宏还未亲政,奏章由窦太后办理。

典中书发现了窦武、陈蕃等人参奏郑飒的文书,里面牵扯了很多长乐宫的属官。

于是告诉朱瑀。

而这朱瑀正是当年保卫长乐宫窦后的负责人。

他当即翻出窦武的奏章看了一遍,生气的说:

“中官放纵者,自可诛耳。我曹何罪,而当尽见族灭!”

意思是:

这宦者有罪,自然可以诛杀,但关我们屁事,要受牵连灭族?

这下成功煽动手下人。

然后定下计策,到处大叫:

“陈蕃、窦武奏白太后废帝,为大逆!”

意思是:

窦武和陈蕃想要让窦太后废了刘宏,是犯大逆不道的罪。

并于当夜召集长乐从官史共普、张亮等十七人,喢血共盟诛杀窦武等人。

然后再和曹节、王甫等人联合,劫持刘宏和窦后。

发诏书宣布窦武、陈蕃等人谋反,并将参与事件的人全部处死。

所以历史的车轮就从此人开始转动。

谁能想到,这第二次党锢竟是一个小小长乐宫护卫首领推动的。

但也因此,朱瑀成为党人心中永远的痛。

随着审忠的书奏,党人欢呼雀跃。

但不出意外,这份奏章被刚任尚书令的曹节给压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斗罗:炎帝徒弟勇闯斗罗大陆

旻旻吖

异域使命

自在飞花1

浮世愿

秃尾巴老陆

满门炮灰,我成为团宠小师弟

听风三百遍

星璇洛逸

瑾言言

和霸道军少闪婚后真相了

纤指红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