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章 千里迢迢去赴约,并汉,做梦中,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次将会组成两个骑部曲排,并配备全套装备。作为辰连两个机动排。”

“两个骑部曲排长,由赵风和赵云担任。排教员由周泰和蒋钦担任。”

“骑部曲不设辅卒!”

董先其实最早安排的不是周泰和蒋钦。

他属意徐晃和高顺接任骑部曲排教员。

但徐晃与关羽的关系,让他觉得要给关羽一个报恩的机会。

而高顺与关羽在典韦来回被派去收拾那些游侠义士。

用生不如用熟,所以只能暂时舍弃用此二人。

但周泰和蒋钦,其实也不差。

虽是南方人。

但对马也有兴趣。

加上胆量够。

又有骑兵三件套。

相信也能很快适应。

其余人听后都惊呆了。

他们倒不是为人选而吃惊。

反正马是董先的,爱给谁骑给谁骑!

而是因为董先的行为。

要知道,汉法,商人不得骑乘马。

这是高祖颁布的命令。

也是作为身份的象征。

可如今,董先让赵风和赵云、周泰和蒋钦任骑部曲排。

名正言顺的骑马。

虽然董先并未入市籍,赵风和赵云也是庶民身份。

骑马什么的也没什么大不了。

但这近百人的马队。

那影响可就大了。

哪家庶民可以有上百人的马队?

天下还没乱呢?

礼还没崩、乐还没坏呢?

可见董先敢这么做,是要顶多大的风险!

为什么?

马是你的!

况且,这马一出战,消耗相当于五个人。

不像放养在嵬白山南草甸。

只要吃草就好。

不仅要吃豆子。

有时还要加蛋。

一百匹马,就相当于五百个人。

这消耗就更大了。

众人不由对董先展现的担当和魄力深感佩服。

董先最后安排的是后勤保障。

“由董固、强兵、吕范、鲍出、浩周负责组织粮草及辄重运输。”

“初步按三千人,保障三个月算!多余的就存放繁畦莫氏坞壁!”

这五人只有五人,当然不够。

他们要动员的是灵丘的物流队。

好在秋收有新农具的帮助下,已经完毕。

有大把的闲人可用。

先锋步战部曲有完整的辅卒制度。

连队可以自己进行后勤保障。

但是时间长了,同样需要补充。

而且骑战部曲不设辅卒,长时间作战就只能依赖另外的后勤保障了。

而一千五百游侠更不用说了。

人家千辛万苦北上。

就为了打鲜卑。

结果你让人家运粮。

让人听了会骂你娘。

因此董先才需要另外安排人运粮,保障后勤补给。

加上已经提前知会莫逊了。

到时相对会比较简单。

另外,千里迢迢去赴约。

这沮授也该出点血吧。

但总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当然自己还是要有备无患的。

至少在发现人家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你还能有粮草回家!

最后董先安排的是走了以后的灵丘事项:

“褚连长还是负责太平经项目。”

“铁连长还是负责灵丘秩序及仓库各地安全。”

“黄连长还是负责沿线物流队安全。另外还需派二到三个排协助敬安运粮。”

“我随队北上,灵丘便交由阿翁董建节制,请各位知晓!”

“其它事按部就班,有事可邮书。”

“各位,如果没有问题,苌连长你可以先带卯连去太那水找百工堂大匠领装备了。”

“阿成、阿武,你们二人负责带辰连去领装备。”

“装备拿到之后,适应性训练。主要是熟悉新装备。”

“十月底,小雪三候出发。”

众人听完,齐声应道:

“唯”

董先不在家,就是老爸董建负责。

这已经成为惯例了。

太那水鹿角石墙外。

百工堂三百多人,严阵以待。

今天是他们跟先锋部曲交接装备的日子。

他们早就准备好了。

每个班三把复合弓,十二张猎弓。

每张弓配二个箭壶共四十支箭矢。

复合弓各配五只鸣镝箭。

十五把配剑。

这都是坩锅炼钢的制品。

另有三张大盾和三把丈八长棍以及三个戈头。

必要时可以装在长棍上。

戈比矛或枪的优势在于:

一可以抵住马,二可以把骑手拉下马。

此外,还有一部武刚车和四部加强版独轮车。

由六名辅卒负责使用和维护。

尤其是用了滚珠轴承,需要用油脂润滑。

武刚车内还有六个集装箱,两箱火石,四箱石脂水。

其他的集体毡帐、铜锅、碗、箸、勺就不必细说。

接着就是个人装具。

除了传统的防冻五件套和新增保暖套装。

比如羊毛衣裤、围脖、手套、帽子、袜子外。

今年还多了一件两色披风。

另外还有里衣裤、随身五药、一壶消毒酒精、绑腿、护心镜、食袋等。

这些都是之前就有的。

这一个班下来,费用就要六十万钱。

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就是四万钱。

好在这次只有五百人北上。

二千万钱就这么没了。

幸亏不用为游侠准备。

他们都是自备武器。

但董先好像不在意。

让百工堂继续做。

并且让百工堂划分出军备部。

驻点就是太那水私矿。

专职做军备。

这五百人的新装备。

是三百百工堂的人,外加三千临时工和太平道匠人,一百多天努力的成果。

而且很多都是之前一直在做的。

比如枝带出来的嵬白山农庄羊毛织手,那些佃户没事就在家织毛衣卖钱,比之前种田收入还高。

董先又要赴北境了。

董建和莫瑶知道董先已经无法回头。

他们又担心,又无奈。

但他们也知道。

董先有自己的路要走。

就像董畯说的:

此子生而知之,是仙授之徒,未来灵丘董氏,希望必在此子之手!

只好默默收起心情。

为董先他们一行人求取黄神越章。

祈求他们平安归来!

蔡琰则是眼泪汪汪。

低头撕扯自己的衣角。

心里愤愤不平。

为什么益、枝、成、武可以跟着去。

自己这个小秘却要留下?

自己已经八岁了!

也可以做好多事了!

比如可以为小哥哥抄写文书!

而且还可以为小哥哥查缺补漏!

凭什么!

凭什么!

但是也只能跟随莫瑶身后。

将心中的不甘,化成希望小哥哥心想事成的祝福!

叔父县尉董武则是忙着为侄儿北上铺路。

一方面协助为北上的人员办理过所路传。

另一方面以老上司的身份,跟沿途各关卡塞尉写信。

希望大家都给予通融照顾!

相信有董先繁畤城下那一战。

一切都会很顺利!

田晏、夏育已经给度辽将军左校尉张恺写了信。

张恺回信中也答应会让位于雁门的别部司马照看一二。

历来鲜卑南寇。

对付城池,只围不攻。

不然就有可能会像上次和连那样。

仅仅只是一个莫氏坞壁,就让他损失惨重。

当然了,不是所有坞壁都会有反抗的意识。

大多数的还是会像汪陶县东的无名小邑一样,几乎被屠掳殆尽。

又或者,只能三十六计走为上!

咱惹不起,但躲得起!

此趟主要在平城。

相信一切只是有惊无险!

所有的方面都打点到位。

董先给沮授邮书。

让沮授提前做好准备。

双方约定十一月冬至前,平城相会。

到时若是鲜卑未至。

但喝酒赏雪,学珠算!

十月小雪二候。

卯连连教员左子良带辅卒预备队押着武刚车和粮草辄重先行一步。

日行三十里。

需要七天才到莫氏坞壁。

稍做休整。

再从莫氏坞壁到平城。

一路还需近十天。

而关羽、高顺、典韦也带领游侠。

跟着粮草、辄重先行。

顺便保护武刚车安全。

游侠们押运自己要用的粮草。

谁也没有不开心。

自己终究只是出一个人而已。

相比董先要支持起二千多人接下来的生活保障。

他们算是轻松了。

要知道二千人就食一月,就需要二千石粮草。

还有盐,肉,油,咸菜,酱等等。

但董先可不这么想。

这群游侠,千里迢迢北上。

已经没向董先要钱了,总不能连这一路吃喝还要人家自己想办法吧。

作为侠论的发起者,董先就必须负担起这部分开支!

这去一个月,回来一个月,备战一个月。

当然要按三个月的量准备了。

要知道运送这些物资,光物流费用要四五百万钱。

也幸亏董先有府君日送来的盈利。

他承受得起!

眼下他还不差钱!

如今董先命令已经下达。

繁畤莫氏坞壁就是中转站。

钱粮拨付到位。

物资准备充足。

灵丘物流队在董固、强兵等人的组织下,以及在黄龙的保护下开始运作起来。

这一路五百里,一石一里一钱。

他们又要为灵丘五氏和百工堂赚上一笔。

这赚的都是董先的钱。

随后出发的是苌霸洪的卯连。

他们比辄重晚出发六天。

换装后的先锋部曲,精神抖擞。

一路高唱团结是力量。

有了绑腿加持,他们可以日行五十里。

董先还在等赵风、赵去的两个骑部曲排。

因为他们还在学习如何使用骑兵三件套。

其实是大家玩得意犹未尽。

从来没想到,自己也能和那些髡头、披发、左衽的外族人一样。

能这么随心所欲地驾驭马匹。

董先还让他们为马腿也缚上绑腿。

主要是怕马腿被荆棘所伤。

毕竟这脚底都穿铁鞋了,怎么能不穿袜子呢!

还有这马也金贵。

虽说现在商团商队在大肆买马。

但那些马还不是战马。

战马还需训练!

另外,董先还让盗墓阿三教他们用盗墓铲挖陷马坑。

圆形的铲头,一挖一个。

速度快了很多。

两个骑部曲排,人手一把。

自己挖,自己做标志。

免得自己踩到自己挖的坑。

十一大雪初候。

有星孛于狼、弧。

彗星的出现预示有兵乱。

董先率辰连也出发了。

赵风和赵云的鲜卑战马。

一日一夜可以奔袭近二百里。

他们奉董先的命令。

要先赶到平城郊外布置陷马坑。

而董先他们按既定计划行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斗罗:炎帝徒弟勇闯斗罗大陆

旻旻吖

异域使命

自在飞花1

满门炮灰,我成为团宠小师弟

听风三百遍

星璇洛逸

瑾言言

和霸道军少闪婚后真相了

纤指红辰

女尊之不小心成了千古明君

小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