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0章 只能退而求其次,并汉,做梦中,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河腊丛进。

等等。

董先听了,不由大吃一惊。

莫非还有其他穿越者?

否则那些不该在此时出现的歌谣,怎么会提前在此时出现呢?

除了自己,就是局头,对了还有郭嘉。

莫非是郭嘉,他想试着改变?

其实历史已经有所改变。

虽然董先有意识地想要保持自己的优势。

在自己还没强大到足以应对一切之时。

尽量维持历史的走向。

但还是不可避免有一些改动。

比如历史上须卜骨都侯就任单于一年而死,南匈奴遂虚其位,以老王行国事。

而现在须卜骨都侯也是一年而死,但羌渠未死,南庭由铁军、于扶罗、檀柘等设立的长老会暂行国事。

表面上虽然都是不设单于,但实质已有显着差别。

因为羌渠单于还在。

只是他被吓坏了,不肯再回美稷王庭。

董先也不知这些歌谣提前出现会不会对自己的预测造成影响。

但他知道,要抓紧安排撤离战乱地区了。

董卓入京,一朝掌握权柄。

麾下凉州虎狼,便如入无人之境。

随之而来的关东讨董,诸侯对立。

到时比的就是武力与智慧。

这与中平元年的黄巾起事还不一样。

那时刘宏还在,只要一挥旗帜,内外动员,一起剿灭叛军叛贼。

一切都还可恢复律法秩序。

但董卓入京之后,朝廷就只剩一个壳子。

表面大家还在口头上尊重。

但实际操作中,谁也不当回事。

有利自己的,律法都要靠边站。

就如同公孙瓒在幽州的行事一样。

他已经让贫苦黔首提前体会乱世无序的悲哀。

而这一切都要在八月中旬之前完成。

因为从八月中旬开始,往后数年。

雒阳,乃至整个司隶,冀、兖、豫、青、徐、扬境内。

将会陷入一片混乱。

这些地区的人、财、货、物只留下生活所需。

其余均要安排转移撤离。

纵有经营商贸。

也要采用订单制度管理。

有订单,才安排,而且要求自取。

人方面,老弱亲属愿意撤离就安排撤离。

青壮也需根据自愿原则,安排驻守当地的土楼坞堡。

相信只要低调行事,再加地处偏僻。

应该不至于成为目标。

若是真的遇上强攻。

那到时也只能撤离。

物是死的,人是活的。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安全,一直是董先所强调的问题。

而财货物方面。

包括城外董氏综合经营场所和避难土楼坞堡内的物资。

只留下防守人员所需要的。

其它能转移的,全部都要转移。

趁现在秩序尚在之时,先转运到就近的港口码头。

然后再通过四海四营,往南转移到珠崖儋州岛上。

听说李渔在荀贞的帮助下,还教岛上的黎族种植水稻。

现在岛上的人还为李渔建生祠祭祀。

但李渔坚决不受。

强调这一切都是少主董先所教。

坚持让人把生祠改为祭祀董先。

作为乱世的第一站。

雒阳首当其冲。

尤其是雒阳周边乡社里聚,那简直是人间地狱。

因此西方商团和司隶商队要优先撤离。

百工堂的房阿强离家够久了,是该让他回家休息一阵子了。

这些年下来,北邙山租下山林,建设工坊,也不能就此放弃。

雇佣人员中,愿意跟随,就跟随房阿强北上灵丘。

不愿意跟随的,就随人意愿。

其家人,也是一样。

董先还特意让李弘发了一封密信给房阿强。

让房阿强一切准备妥当后再打开。

至于西方商团,司隶商队,可以先撤至郿县那处为董卓构筑的坞堡之内。

然后再撤至汉中褒中。

其次是东方商团。

可分三部撤离。

兖青二州商队可以撤至泰山。

徐豫商队可撤至大别山。

再来是南方商团。

除了加强珠崖儋州岛之外。

重点要守住四海四营各港口码头。

并要安排出海寻找退路。

比如夷州岛,也就是宝岛湾湾。

另外听说地瓜这玩意儿,在菲律宾群岛可以见到。

如果可以,也要安排寻找。

到时还可抓些奴隶。

最后是北方商团。

有太行山,又有灵丘。

此外还有弹汗山与将要得到的扶余平原。

这些都是可以撤离的地方。

思路理顺后,董先当即让成密信涉及地区的商团长和商队长。

财与物是死的,比较好处理。

至于人员方面。

谁去谁留,就交由各地的商团长、商队长决定吧!

一想到雒阳即将被毁。

董先就有些难受。

当初在刘洪门下的日子。

天天出入谷门与北外郭城门。

在北邙山房阿强租的山中和雒阳城往返。

记得谷门与武库很近。

当时谷门的守卒还经常与自己开玩笑。

对了,说不定还可以图谋一下这雒阳武库。

反正到时雒阳内外,乱成一团了。

打着何进的旗号,可以干很多事。

提起武库,又要和武力相联系。

董先的武力自然是先锋总社下的先锋部曲。

虽将先锋团升格为先锋军。

但其它的方面还未改变。

还是六师的格局。

比如第一个被升级为师的是褚燕所率的黑山师。

光和五年,一开始黑山师是褚燕所执行潜伏太行计划中的一部分。

最开始叫太行师。

中平二年,为吸引更多黄巾降众,体现对张角五色王朝说法的重视。

才改名黑山师。

并且多以黑山师同胞多以野号相称。

目前除强兵的青虹师和一部分义从师外。

其余的先锋部曲都是由黑山师孵化出来的。

甚至像黄龙的黄天师,所有的骨干都是从黑山师中抽调组成的。

黑山师作用有些类似新兵训练大营。

同时还可承担支援作战的任务。

太行山天生就是训练新兵的好地方。

什么绑腿铁脚板,什么山地作战,什么军事陷阱工程,什么关门打狗战术,什么诱敌深入口袋阵,什么埋伏火攻烧烤阵等等。

其次是铁军的义从师。

义从师最开始是驻边郡五营先锋义从。

主要成员都是参战过的游侠义士。

由于屡立功勋,被免税赋。

因此参加的人越来越多。

光和四年,火烧王庭后。

先锋义从出境劫掠。

率先执行把战火燃烧到敌人土地上的策略。

因此所掳获的鲜卑俘虏及被解救的鲜卑奴隶越来越多。

光和六年,董先为防止这些人跟随黄巾一起作乱。

于是吸取优秀分子,并以灵丘和太行的先锋部曲为骨干。

成立赀虏营。

中平三年阻击和连之后。

把支援参战的先锋部曲编到义从师中。

当时得到近十万马匹。

董先决定把义从师扩编成十五营骑兵。

而黄龙的黄天师有十营骑兵。

这里面就有包括扩编后的赀虏三营。

中平五年,休屠各胡反叛后。

赀虏三营借南匈奴左部之力进入北地、上、西河三郡。

按董先要求,发动南匈奴奴隶反抗部落贵族。

赀虏三营也进一步得到扩充。

变成赀虏六营。

这义从师也就从十五营变成十八营。

因义从师的活动范围以北境为主。

又占据弹汗山王庭。

牧场广阔。

又北靠灵丘。

补给相对方便。

义从师有一个别人没有的优势。

那就是驻郡的先锋义从,是当时郡守邀请的。

费用由郡里承担。

当然了,没有驻郡,自然还是董先承担。

不过后来董先已经不发钱了。

都是流民,有吃穿住就很好了。

况且还有发放养家糊口粮。

再来是强兵的青虹师。

一来是为了将商团商队签长约的人员纳入管理。

二来可以解决驻守避难土楼坞堡和港口码头的部曲训练问题。

三来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可以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效率。

尤其是在乱世来临之际。

在避免拖沓、空转、耗时等方面。

准军事化管理比松散管理来得更有效。

战时商业经营活动。

不可避免地要经常搬家,经常撤离。

如果是传统模式,那可能光集合人手就需一整天了。

但成立了青虹师后,就不一样了。

这也是商团商队自中平元年后能盈利的原因。

再加上部曲驻守避难土楼坞堡。

保护各郡的经营中心。

保护商团商队成员及家人。

保护各郡财产物资安全。

这无形中给人信心,给人力量。

而黄龙的黄天师主要是由黄巾降众组成。

一开始是因为要阻击和连。

再加上太行山人满为患。

所以想减轻太行山的压力。

后来占据弹汗山,进一步收编鲜卑各部落,需要一定的人手当后盾。

再来就是开拓扶余,租地种田了。

当然了,他们眼下的任务就是覆灭扶余。

彻底在玄菟境外建立董先的基地。

郭泰的白波师是为了实践对张纯的承诺。

防止朝廷兵马经并州进入幽州。

在河东与太原之间。

唯有白波谷易守难攻。

这才迫使当年中郎将孟益改道黎阳。

至于烈焰师。

一直以来都是董先老巢的防御守备力量。

比如灵丘周边的平刑关,常山关,直谷关,蒲阴陉。

再比如邻居广昌县,飞狐陉,五阮关。

甚至有时也要支援上谷营,协助防御军都陉和居庸关。

之前一直由董武掌握,作为辅助县尉工作的工具。

灵丘六营是董先先锋部曲的源头。

从最早的两个班三十人开始,到一个连,到立营立师。

这每一步,都凝聚了董武的心血。

再加上灵丘周边的关塞尉史,很多是当年跟随董武才得以生存的人。

让董武任烈焰师长,有助于帮助防守灵丘周边关塞。

同时烈焰师也有类似部曲管理层的实训基地的意思。

还承担着亲卫部队,卫戍部队及充当新装备的训练平台。

再加上董武本身是灵丘县尉。

相当于公安局长。

主管治安。

可朝廷兵马有限。

自己家有部曲,自然不能不帮忙。

可见若是按以前的模式,在承平时期还可维持。

但乱世之时,就有很多不足之处了。

比如强兵的青虹师就无法有效指挥。

因为他点多面广。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一百多个郡,一千多个城,三百二十个避难土楼坞堡。

往来通信就要数月。

若有临时突发之事。

肯定来不及。

虽说中平元年董先已下发临机处置权给各商团商队乃至各单位管理团队。

但跨度那么大,机动增援也来不及。

这就是董先头痛的原因。

也是他决定改组的理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斗罗:炎帝徒弟勇闯斗罗大陆

旻旻吖

异域使命

自在飞花1

浮世愿

秃尾巴老陆

满门炮灰,我成为团宠小师弟

听风三百遍

星璇洛逸

瑾言言

和霸道军少闪婚后真相了

纤指红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