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6章 野心开始显露了,并汉,做梦中,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能感觉到。

自己的尸体被丢弃一边。

首级被割下。

传首雒阳。

董卓给自己定的罪。

并未超出执金吾的职责范畴。

也就是说。

真按董卓所说。

自己是罪有应得。

董卓还未入京。

当场斩杀中二千石的执金吾。

这比二千石的郡守高了一级。

众人为之震憾。

谁也不敢吭声。

董卓斩丁原以立威。

丁原以身试法。

罪无可赦。

再说把雒阳搞成这样。

要收拾残局也需要用到一位二千石。

以罪斩了丁原。

也算是为此事划上句点。

代表董卓不再追究。

这也会让人感到安心。

而丁原之前不接受被董卓收编。

这时又站出来斥责董卓。

也难怪被董卓挑出来立威了。

成为这儆猴的鸡了。

丁原之死。

就这样成了定局。

有董卓的定论。

有前将军的权威。

无人为之喊冤。

历史进程再次发生改变。

原先是由董卓唆使吕布斩杀丁原。

如今却是董卓当场问罪斩杀丁原。

原先要等刘辩返回宫中。

大赦改元。

这才处死丁原。

如今却是丁原迎接刘辩。

刘辩尚未回宫。

董卓为了立威。

而斩杀丁原。

前后虽差了一天。

但丁原终究要死。

可能他也不知道。

差了这一天,竟会为吕布免去三姓家奴的蔑称。

处置完丁原。

董卓上前参见刘辩。

“先帝重用中常侍、小黄门这些阉宦。”

“导致他们兴风作乱。”

“如今他们自取灭亡,让陛下受苦了!”

刘辩惊惧之下,语无伦次。

相反旁边的陈留王刘协。

思路清晰,对答如流。

于是董卓向陈留王刘协了解事情的经过。

刘协一一回答,从始至终,简明扼要,毫无遗漏。

董卓越看九岁的刘协,越喜欢,他十分高兴。

上前说:

“我就是董卓,让我抱着你吧!”

但这时刘协与闵贡合乘一马。

他不给董卓面子。

扭头让闵贡催马向前。

董卓觉得刘协很有性格。

于是驱散边上士卒。

自己快马上前。

和闵贡并马前行。

一路有没话找话。

有了之前袁隗的口信。

确认刘协比刘辩更适合担任天子。

再加上刘协是董太皇太后一手带大。

自己与董太皇太后同族。

如今亲自试探。

刘协贤能,刘辩没为半点适合为人君主。

董卓心中有了主意。

他想行废立之举。

改立刘协为帝。

众人在董卓的带领下。

拱卫着刘辩和刘协。

经过这段时间的折腾。

刘辩和刘协都已疲倦。

一行人在雨中缓慢前进。

这才回到了烟火稍熄的雒阳城内。

快到宫门时。

才有人唤醒二人。

为刘辩、刘协梳洗打扮。

虽是面子工程。

但却很有必要。

至少还要在众人面前。

维持朝廷体面和天子尊严。

刘辩和刘协就像两个木偶。

任由大臣摆弄。

无人问过他们。

也无人觉得不妥。

雒阳城中,局势渐平。

但诛宦之声,仍不绝于耳。

曹氏在雒阳的府宅。

有些不安。

身为宦者之后的曹嵩。

也有些担心。

从过继曹腾起。

这些年也曾担任过大司农、大鸿胪这样的九卿之位。

甚至还买了三公太尉尝了鲜。

如今虽是无官一身轻。

但却总是担心那个爱惹祸的庶长子阿瞒。

总是不如嫡子曹德让人省心。

说实话,曹嵩一向贪财胆小。

只顾自己一亩三分地。

不管他人瓦上霜。

但这些天来。

庶子曹操身为典军校尉。

已经有很多天没有着家。

他心中还是有些担心的。

他托袁氏帮忙打探消息。

这时袁术那边传来消息。

说西园军中,也在诛杀与宦者有牵连的人。

这曹操身为宦者后代,怕是不能幸免。

这袁绍袁术兄弟与曹操也算是发小。

从小一块儿玩到大的。

身为虎贲中郎将,想必这消息有一定的可信性。

当初跟随曹操从谯县来雒阳的人。

一听到这个消息。

便吵吵嚷嚷,计较着要返回老家。

曹操妾室卞夫人,这时挺身而出:

“曹君吉凶,眼下并无确切消息。”

“今天如果大家都离开这里返回家乡。”

“那明天若是曹君回家,看不到我们。”

“那以后我们还有什么面目与他相见?”

“就算是真的发生什么事,有大祸临头,到时我们一起承担,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众人听了,不由从心底佩服卞氏。

愿意听从她的安排。

后来曹操回家,听旁人说起这件事。

他内心也非常欣赏卞夫人的魄力和决断。

当天,刘辩回到宫中。

袁隗率剩余百官亲自前往迎接。

乱兵之中。

刘辩和刘协居然都能得以生还。

这让他有些意外。

但也无妨。

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何太后见儿子平安归来。

不由喜极而泣。

兄长都没了。

只剩孤儿寡母。

但总算还是天子之位。

还得到众人追捧。

可是袁隗和董卓并没有留给她们母子太多相聚时间。

他们催促刘辩要走上台前。

安抚天下。

刘辩无奈。

这种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

但却无力反抗。

头戴十二冕旒。

必承其重。

失去自由。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接下来,刘辩下诏。

宣布大赦天下。

然后改元。

将光熹元年改为昭宁元年。

天子六玺,已经找到。

但传国御玺却丢失了。

这让刘辩有些害怕。

那可是身份的证明。

如今找不到了。

会不会有人找麻烦?

但公卿大臣们想的可不是这个。

他们提议。

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皆有护驾之功。

应当给予封赏。

但董卓出言反对。

少府属符节令下尚符玺郎中,丢失传国御玺。

如此管理不善,少府属官有何脸面配得封赏?

少府中人,大多数是宦者担任。

这事与袁绍、袁术兄弟滥杀有关。

他们令下。

部曲汹涌。

群情激愤。

连命都保不了了。

谁还注意那颗玉玺呢?

而这卢植就相当冤枉。

就因为尚符玺郎中这个少府属官。

丢了传国御玺。

所以连累整个少府的人。

都无法得到封赏。

这是妥妥的连带罪责。

或许董卓还记恨在路上被呵斥。

让他退兵的事吧。

其实卢植并不看重这个封赏。

他更注重的是为人。

但闵贡就不一样了。

他被征为郎中,并封都亭侯。

付出总算有所回报。

他要感谢新任河南尹王允。

这是王允交代的任务。

这才让他有机会立功。

但对朝中众臣来说。

闵贡救了天子。

没有特殊情况。

就要有相应封赏。

这是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

这也是为了方便日后管理。

同样的,河南尹王允也有功。

被升任为太仆。

董卓为确保控制北军。

立刻委派原大将军府掾孔融接手北军中侯一职。

另外让弘农杨氏的杨彪顶替赵谟接任卫尉一职。

并把刘表、赵谟调到身边。

而袁隗推荐城门校尉朱俊改任河南尹。

由伍琼接任城门校尉一职。

这伍琼字德瑜,本身就是袁绍奔走之友俱乐部成员。

至于给董卓通风报信的贾诩。

则由平津都尉迁为讨虏校尉。

同为西州人。

从千石都尉直升二千石校尉。

这不能不说董卓的气度恢宏。

贾诩被迁往弘农陕县。

辅佐自己的女婿牛辅屯驻。

朝廷已立。

宦者已诛。

自然就不需要外兵屯驻。

于是董卓建议。

让东郡郡守桥瑁离开成睾,返回东郡。

众人自然同意。

何太后已成惊弓之鸟。

宦者已被清除。

她已没有手足。

二位兄长也已丧命。

儿子刘辩虽为天子。

但却年少。

在此朝中。

已无人再能成为她的靠山。

她只能点头哈腰。

尽量示好。

来者不拒。

只求能够善终。

同样回到家的还有沮授所率领的关羽等人。

灵丘董固自然会把六月府君日董先改组的信息告诉他们。

沮授所率的人基本都是属于九部战区的人。

比如沮授、张辽属中部战区。

关羽属东部战区。

黄忠、周泰属南部战区。

赵云、乐进属北部战区。

另外还有史涣和高顺分别属于义从师和黑山师的师教员。

这次沮授还带回来立功最多的管亥。

还有自愿要求跟随董先的人。

他们是以轲比能为首的鲜卑小种部落勇士。

因为不喜耕种,再加上被关羽等人的新式武器所震憾。

所以想要学习掌握这种东西,为将来所用。

八月二十九日,壬申。

前将军董卓初次临朝。

他只有军权,并无政权。

一切政务,明面上还是要以何太后,刘辩以及录尚书事的太傅袁隗为主。

董卓不满就此被旁置。

于是提出。

这么久,雨未停。

要追责司空。

以灾异弹劾。

理由很充分。

谁也无法说什么。

司空刘弘因而被罢免。

董卓直接自荐,接任司空一职。

要知道,三公这么尊贵的官员。

罢免至少需经过劾奏与策免两个环节。

像司空刘弘这样的。

属他劾的情况。

不管何种情况。

最后都要由刘辩进行正式、公开的策免。

让大家都知道。

这都需要走流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保障。

而三公的补位更是有自己的一套程序。

像董卓这样。

将刘弘罢免后,马上由自己接任的。

史书上都是不承认的。

只能以自为司空,记载在案。

但也说明董卓在取得兵权之后。

野心开始显露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斗罗:炎帝徒弟勇闯斗罗大陆

旻旻吖

异域使命

自在飞花1

浮世愿

秃尾巴老陆

满门炮灰,我成为团宠小师弟

听风三百遍

星璇洛逸

瑾言言

和霸道军少闪婚后真相了

纤指红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