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月风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9章 风筝传言案,神探施公,清月风荷,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扬州城的初春总是多风的。三月的风从运河上掠过,带着湿润的水汽,卷起城郊田野里新抽的麦苗,也把那些五彩斑斓的纸鸢送上青天。
施仕伦站在府衙后院的石阶上,官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眯起那双总是含着笑意的眼睛,望向城外天空中飘荡的几只风筝。那些风筝形状各异,有燕子、有蜈蚣、还有几只说不清是什么的奇怪形状,在湛蓝的天空中显得格外醒目。
\"大人,您在看什么?\"师爷公孙策捧着账簿走来,顺着施仕伦的视线望去,\"哦,放风筝的时节到了啊。\"
施仕伦没有立即回答,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石栏,忽然问道:\"公孙先生,你可注意到这几日城外的风筝有何异常?\"
公孙策一愣,仔细看了看:\"似乎比往年多了些?\"
\"多了三倍不止。\"施仕伦的声音忽然变得低沉,\"而且你看那只红色的燕子风筝,从三天前就一直在城西那片林子上空盘旋,从未落地。\"
公孙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大人的意思是...\"
\"传讯。\"施仕伦转身向衙内走去,\"白莲教余孽惯用风筝传递消息,当年在山东就曾用此法联络各地分坛。召集捕快,我要亲自去看看。\"
半个时辰后,施仕伦换了一身寻常商贾的装束,带着同样便装的黄天霸和几名精干捕快,骑马向城西那片林子行去。黄天霸骑在马上,不时抬头看天,那几只风筝在风中稳稳地飘着,线似乎隐没在林间。
\"大人,您怎么发现这风筝有问题的?\"黄天霸忍不住问道。
施仕伦微微一笑:\"其一,风筝数量异常;其二,位置固定;其三...\"他指了指远处一个正在收线的农夫,\"你看那人,收线的姿势像是在读什么,而不是单纯地玩耍。\"
黄天霸恍然大悟,正想说什么,忽然一阵强风吹来,一只断了线的风筝歪歪斜斜地向他们飘来。施仕伦眼疾手快,在马背上纵身一跃,竟将那风筝抓在手中。
这是一只做工精细的蝴蝶风筝,竹骨轻巧,绢面细腻。施仕伦翻转风筝,在背面发现了一行小字:\"老黄病危速归\"。
\"这是...\"黄天霸凑过来看。
施仕伦的眉头却皱得更紧了:\"暗号。白莲教惯用的伎俩。\"他环顾四周,压低声音道:\"天霸,你带两个人去跟踪那个收线的农夫,看他去了哪里。我去找赵铁柱问问情况。\"
赵铁柱是施仕伦安插在城西一带的线人,表面上是卖豆腐的小贩,实则掌握着三教九流的各种消息。当施仕伦在豆腐摊前\"偶然\"驻足时,赵铁柱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这位爷,新出的嫩豆腐,来一块?\"赵铁柱热情地招呼着,手上却做了个隐蔽的手势。
施仕伦会意,要了块豆腐,低声道:\"风筝是怎么回事?\"
赵铁柱一边切豆腐,一边小声道:\"三天前开始的,西郊破庙里来了几个生面孔,带着大批风筝材料。每天放出去十几只,收回来的却只有一半。\"他将豆腐包好递给施仕伦,\"最奇怪的是,所有风筝上都写着'老黄病危速归'这几个字。\"
施仕伦心中一凛:\"可知道是何意?\"
\"小的打听了几个江湖朋友,\"赵铁柱警惕地看了看四周,\"这可能是白莲教的集结令。'老黄'指黄旗分舵,'病危'意味着情况紧急,'速归'则是召集人手。\"
施仕伦面色凝重起来。白莲教自去年被剿灭主力后,残余势力一直蛰伏,如今突然活跃,必有图谋。他正要再问,忽听远处传来一阵喧哗,接着是黄天霸那标志性的大嗓门:\"抓住他!别让他跑了!\"
施仕伦顾不得多说,匆匆丢下几文钱就向声音方向奔去。穿过一片麦田,他看到黄天霸和两名捕快正在追赶一个灰衣汉子。那汉子身手矫健,眼看就要钻入林中,黄天霸情急之下,竟施展轻功跃上一棵大树,想从高处拦截。
\"天霸小心!\"施仕伦的警告还未出口,只听\"咔嚓\"一声,树枝断裂,黄天霸整个人从树上栽了下来。更糟的是,树下恰是一个农家积肥用的大粪坑...
\"噗通\"一声闷响,黄天霸准确无误地落入粪坑,溅起的污物让追赶的捕快都不由自主地后退几步。那灰衣汉子见状,趁机钻入林中消失不见。
当浑身恶臭的黄天霸被拉出粪坑时,施仕伦强忍笑意,递过一块手帕:\"天霸,你这是...另辟蹊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