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散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5章 四川特色方言:放黄、放筏子,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巴蜀散人,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四川话幽默风趣,一些方言词汇通俗易懂又非常贴近生活。

比如说话不作数,不遵守承诺,许诺他人的事情不能做到,普通话比较书面的表达为“爽约”,口语化一些,则用“放鸽子”。

而四川话除了吸收了普通话的用法,自身还有放黄、放筏子、扯火闪等有特色的表达方式。

一、放黄

“黄了”这个汉语的起源与商业习俗有关,后引申出事情没有办成或终结的含义。

“黄了”的“黄”,本身是因为古代生意往来,常把一些双方的约定写在黄纸上,作为双方的信用凭证。

因此,在四川方言中,“黄”字引申出信用、约定的意思,并产生两个词义相对的特色方言词汇:认黄(即守约)、放黄(即爽约)。

四川方言中所说的放黄,就是说话不算数。明明开始答应得好好的事情,到时候就变了,那就是不负责任,就是失言,就是爽约。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二《栖凤山》: 妻: “又虑此事不雅相。”夫: “嫁过丈夫放了黄。”

为啥要说“放黄”,而不是“不认黄”呢?

因为“黄”字词义是比较多的,在古代,黄色代表皇权,“黄”也代表权势,代表规矩。“认黄”也有了服管教、守规矩的意思,相应的“不认黄”的意思:蛮不讲理,好歹不分,遇事不问青红皂白,天王老子来了都不认。和“放黄”不一样了。

二、放筏子

很多人不知本字写法,多见“放爬子”或“放耙子”的误用,属于同音借用。

放筏子读音:【fàng pá zi】音同“放爬子”

“放筏子”为啥发音为“放爬子”?

在四川盆地内很多地方,“筏”就发音为“爬”,这是“筏”字的古音。

例如现代调查的汉语方言音,南充、雅安等地,“筏”也见“爬”音,即pá。

再看与“筏”相关的一组同源字 :筏浮桴泭柎

《Abc上古汉语词源词典》认为:「筏桴泭柎」的竹筏义可能与「浮」的漂浮义相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背靠资源从乡镇步入省委大院

渊孔

全民宗主:合成亿万傀儡

一朵青山

帮助何雨水,开启助人为乐系统

冀路生活

修仙:金丹就有九个道身怎么打?

梦回仙侠

有结局的事

一封漂泊的信

我有大爹,你没有,大爹救我

一缕清风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