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散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3章 四川方言不说普通话的“傻”,那川渝地区方言如何表达?,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巴蜀散人,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因为“懖”比较生僻复杂,或是借用了常用字“瓜”。

懖,普通话音guo,释义为愚昧无知又自以为是。商书曰今汝懖懖,大概的意思就是:商书记载有“今日你愚昧自用”。

《说文解字注》古活切,拒善自用之意也。从心銛声。

guo音,元音高化则变gua音,例如川渝地区民间过去把“国民党”也说成“刮民党”,国guo音变成了刮guá音。“刮”是个入声字,西南官话成渝片发阳平音guá。

所以懖guo在四川方言演变为懖guā音即“瓜”,也是正常的语流音变。

懖字的词义愚昧无知自以为是,则和四川方言的“瓜”基本一致了。

在川西,“瓜”是一个语意丰富的字,适用范围很多,但大多与“傻”相关。

“瓜”可单用,也可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汇或短语。如:瓜宝ㄦ、瓜娃子、半瓜精、瓜兮兮、瓜不兮兮、瓜戳戳、瓜眉瓜眼、倒瓜不精。这些“瓜”字,基本上都可以解释为愚昧无知\/自以为是。如“半瓜精”最典型的特点就是自以为是。

四川话中,一些字由于长期借用,在民众中有了广泛的基础,一般我们也不再认为它们是错字。

如“梭梭板”的“梭”其实是“趖”;“爪子”的“爪”其实是“做啥”的合音等。表示傻的“懖”字被“瓜”替代,也属于正常借用现象。

四川师范大学黄尚军教授在《四川方言与民俗》中,还借用《西游记》十一回“刘全进瓜”的故事为“瓜”正名,他的论点就是“刘全进瓜的故事在四川地区广为流传”,但这并不能做为“瓜”落川西的依据,因为《西游记》在全国都广为流传,川东都是用的“哈”,为何独独川西对“瓜”情有独钟?

结合“懖”字的音义,笔者觉得“瓜”是“懖”字的同音借用,更有道理。

本文的目的,不是推翻川东方言、川西方言目前约定俗成的“哈”和“瓜”,而是作为知识扩展,了解它们的本字,与爱好方言的朋友们交流探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背靠资源从乡镇步入省委大院

渊孔

全民宗主:合成亿万傀儡

一朵青山

帮助何雨水,开启助人为乐系统

冀路生活

修仙:金丹就有九个道身怎么打?

梦回仙侠

有结局的事

一封漂泊的信

我有大爹,你没有,大爹救我

一缕清风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