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话说蕺菜,及蕺菜以“折耳根”为代表的一些四川方言称谓
巴蜀散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0章 话说蕺菜,及蕺菜以“折耳根”为代表的一些四川方言称谓,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巴蜀散人,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本草纲目目》中,李时珍引用前人的话说:“鱼腥草即紫蕺,叶似荇,其状三角,一边红,一边青,可以养猪。”
过去猪也爱放养,笔者推测:是否猪也爱吃折耳根,所以常常跑到草丛中用鼻子拱来拱去寻觅并食之,则有了“猪鼻拱”这个名字,之后,又讹音为猪鼻孔、猪皮拱、猪屁股等?
这几个有“猪”字的折耳根四川方言别称,未见文献资料记载,仅能推测如上。反正在四川很多地方,折耳根与猪扯得上关系。
话说折耳根
人可以分成两类:喜欢折耳根者与厌恶折耳根者。
在厌恶者看来,折耳根发出来的鱼腥味儿太臭了,难以承受。
汪曾祺先生在散文 《五味》里写道:“有一个贵州的年轻女演员上我们剧团学戏,她的妈妈远迢迢给她寄来一包东西,是‘者耳根’,或名‘则尔根’,即鱼腥草。她让我尝了几 根。这是什么东西?苦,倒不要紧,它有一股强烈的生鱼腥味,实在招架不了!”
但在喜欢折耳根者看来,这鱼腥气恰恰是它的味美之所在。
人们对折耳根的味道呈两极分化,并未做到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爱它者,主要是西南地区。在四川,以及云南、贵州、重庆等地,它的拥趸是不计其数的。而折耳根“江左人好生食”的历史,反而成了传说。
西南F4,众多人深爱折耳根,以凉拌而食者为多,凉拌才能完整保持折耳根的原味。
以笔者实际了解简单说说。
广汉人根叶皆凉拌食用,相比而言更喜欢吃叶子;折耳根叶拌嫩胡豆,是经典搭档。绵竹人则喜欢用折耳根叶炖小肠,我第一次在绵竹吃的这个菜时,才知道还晓得这么吃。
贵州人也酷爱吃折耳根,但他们的凉拌似与川人不同,要先在开水中焯一下,佐料倒是相差无几。那一“焯”,鱼腥气就淡了都嘛!但贵州人的折耳根炒腊肉(用根炒),又是个另外的特色。
折耳根的功效
中医认为鱼腥草味辛、性寒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鱼腥草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其有效成分——鱼腥草素对多种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所以折耳根又被称作“天然抗菌素”。
折耳根用于食疗的简单方法是泡水当茶喝,也可将晒干炒制后开水泡饮,这样的茶汤呈透明的黄色,草香与炒香混合,醇美可口,回味悠长。折耳根茶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水通淋的作用,是夏季的好饮料,据说还有一定的减脂作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