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散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7章 四川方言中遗存的古汉语:瞀,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巴蜀散人,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方言就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说文解字》里的很多古汉语字词,普通话里已经没有了, 但是在不少方言里,还完整地保存下来了。

以四川方言为例,四川方言说“脶”,音“lo,阳平,同川话罗音”,表示圆形指纹,有句四川顺口溜:一脶穷,二脶富,三脶四脶当干部…

再比如“圿”,音同“jiá,阳平,音甲”,指污垢。四川话“圿圿”,专指身上的污垢。“搓圿圿”就是洗澡的时候把身上的污垢搓下来。普通话则没有这个说法,

今天重点说的是描述视物模糊时,四川方言用的“瞀”字,而普通话中几乎不见如此用法了。

瞀,今普通话读作瞀(mào)。

《说文解字》莫候切。低目谨视也。从目,敄(wu)声。

又俯视也。《黄帝素问》民病肩臂瞀重。《注》低目俯首曰瞀。

《说文》中主要作“俯视”解。

又《字汇补》莫到切,音冒。视眩易也。这里的“莫到切,音冒”是普通话音mào的来源,字义作视物模糊了,“视眩易也”。

又《集韵》《韵会》亡遇切,音务。目不明也。《扬子·太经》视也见,而晦也瞀。这里的音“亡遇切,音务”是今四川方言音“wu”的来源,字义也作视物模糊了:目不明也;视也见,而晦也瞀。俗多作“雾”字。

又通作霿。《广韵》瞀。《集韵》作霿,鄙吝心不明也。《正韵》无识也。

今四川方言中,同样保留“心不明”、“无识也”的释义。四川方言俗语“脑壳大,心头瞀mu”,谓人笨挫不开窍。但是“瞀”字的发音是另外一个方言音mu。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背靠资源从乡镇步入省委大院

渊孔

全民宗主:合成亿万傀儡

一朵青山

帮助何雨水,开启助人为乐系统

冀路生活

修仙:金丹就有九个道身怎么打?

梦回仙侠

有结局的事

一封漂泊的信

我有大爹,你没有,大爹救我

一缕清风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