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逐渐消失的四川方言:澄,这是个部分遗存古音的方言字
巴蜀散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1章 逐渐消失的四川方言:澄,这是个部分遗存古音的方言字,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巴蜀散人,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三国志·吴志·孙静传》: “顷连雨水浊,兵饮之多腹痛, 令促具罂缶数百口澄水。” 译文:最近连续下雨,河水变得浑浊,士兵们喝了这种水后大多会肚子疼。因此,下令催促准备几百个罂缶来澄清河水。
唐·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四九: “轮由一节水减,一重轮生,如澄水垽。”
澄水垽:水澄清后沉淀的渣滓。
《太平广记》卷二三七 《同昌公主》: “暑气将甚,公主命取澄水帛以蘸之,挂于南轩,满座皆思挟纩。”
澄水帛:过滤水的纺织品。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 “此名澄水石,放在水中,随你浊水皆清。”
澄水石:使水澄清的石头。
《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九十九回: “元帅献上进贡 礼单,黄门官宣读金莲宝象国进贡: 宝母一枚,海镜一双,大火珠四枚,澄水珠十枚,辟寒犀二根。”
澄水珠:澄清水的宝珠。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饮用水混浊的现象越来越少,“澄”zèn字的使用也就越来越少了。可能大多数90后、00后们大多不晓得这个方言词汇了。认得这个字的,估计也是“澄cén清事实”的另外发音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