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散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9章 “痨人”还是“药人”?,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巴蜀散人,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扬雄确实是方言研究的权威,但不意味着百分之百正确,“痨”字是一例,另外一个就是“kong饭”的“kong”字,他说应该写成“巩”,明明焖饭是用火,怎么用“革”形呢?

既然《关雎》里的“乐”读lào,那么加上草头不正是“药”吗?简体字就是“药”啊! “lào人”不就是“药人”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目前“乐”字有四个读音(想起“茴”字有四种写法)。

甲骨文是木字上面加两根丝 ,明显是弦乐器,就是其本音,读“yuè”。

金文有两种写法,一种保持原样,另一种中间再加个“白”字,有人说“白”表示说唱,流沙河说“白”字表示大拇指,在弹拨。个人觉得加了“白”字的“乐”字既然在说唱或弹拨,那意思就引申为快乐,应该读“lè”,但篆文以后就统一成了“乐”。

既然快乐,然后就引申出喜欢的意思,于是就有了第三个读音“yào”,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可惜绝大多数人都读成了lè(但是加了草头却都知道读成yào)。

既然喜欢就引申出取悦的意思,于是就有了第四个读音“lào”。但除了《关雎》最后一句这样读之外,就只有两个地名读这个音了,一是李大钊的家乡河北乐亭县,二是抗日名将宋哲元的家乡山东乐陵市。

那么问题来了:加了草头的“乐”读yào啊?怎么又读lào呢?其实四川话读“yo”,就是《康熙字典》里说的《唐韵》读法,说明是唐朝以前的读音(四川话“音yin 乐yo”,“快kuài乐 lo”,皆属《唐韵》读法);而《韵会》读yào,普通话就采用的这种读法。

第一次看电视里把“喝药”说成“hē yào”,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因为四川话听起来就是“喝尿”。流沙河说“药”本意是指芍药,源于其花光彩鲜艳,以连绵词灼烁形容之,因此得名“芍药”,后来发现其根块可治病,于是引申出治病草之意。

另外,有些读lo的字都有另外一个音lào,比如“落lo叶”,“打莲花落lào(有些地方干脆就写成:打莲花闹)”;“炮烙lo”,“烙lào印”;“络”也同时有这两个音。

“乐”的古音或者说四川话为“lo”(泺水的“泺”读“lo”可以反证),那么在某些情况下也会转音为“lào”,正是“钟鼓乐之”中“乐”的读音。加了草头自然就有“yo”和“lào”两种音。

故个人认为四川话一般情况下把“药”读成“yo”,相当于普通话的yào,而表示有毒则读成lào,如“我家的猫着耗子药yo药lào死了”。

苏东坡有诗赞鮰鱼说“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网上的解释都是服药无效而且读音是“yào”,明明是吃鱼哪是在服药呢?这个“药”明显是动词,表示有毒该读成“lào”嘛。

当然我读的书少,没有古书作支撑,我想也真没有古书支撑,不然早就有专家论证了。也不喜欢书名号加引号堆砌的学究派写法,还望看到的朋友多多指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背靠资源从乡镇步入省委大院

渊孔

全民宗主:合成亿万傀儡

一朵青山

帮助何雨水,开启助人为乐系统

冀路生活

修仙:金丹就有九个道身怎么打?

梦回仙侠

有结局的事

一封漂泊的信

我有大爹,你没有,大爹救我

一缕清风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