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二章 天师(三),爸爸的擎天柱让我看第二集,丽端,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几天之后,王裁兴冲冲地来找潘岳,说他得到消息,那金真天师将在琅琊台举行春播祭,邀请潘岳一起去观看。

“春播祭乃是琅琊自古流传的风俗,不知道这次由五斗米道承办,会变成什么样子。”王裁兴奋地道,“以前我虽久慕金真天师大名,却碍于家中大人约束无法得见。如今长辈们都在京中任职,终于能够得偿所愿了!”

潘岳知道王家乃是世家大族,平时与寒门出身的官员尚不屑往来,更何况一个不入流的草根术士?只是看王裁对五斗米道的兴趣,潘岳不好意思拂逆了他的热情。更何况举行春播祭的地点琅琊台乃是古代名胜,潘岳早有计划前往游览,当下便点头答应了王裁的邀约。

琅琊台在东方渤海之滨,名称在《山海经》中就有所记录。据说早在姜太公时,琅琊山上便建造了供奉四方天帝的四时祠,越王勾践则最早在那里修筑高台会盟诸侯。至于如今的琅琊台,则已是秦始皇东巡时耗费十万人工所建造的,方士徐福就是从那里带着数千童男童女东渡大海,为秦始皇寻找不死仙药。

潘岳和王裁经过两个时辰的颠簸,钻出马车时,扑面而来的就是带着咸味的海风,吹得他们袍袖飞舞,身心凛然间却别有一番痛快淋漓。转头望向身侧,但见群山连绵,悬崖壁立,漫卷的海水一波波地撞击在灰白色的岩石上,随即碎裂成千片万片,如同白梅一样四散纷落。而在苍青色的山峰之间,一座高台恍如奇迹般拔地而起,居高临下,气势恢宏,仿佛苍鹰一般俯瞰着身下奔腾的大海。

潘岳的心里暗暗喝了一声彩。这座琅琊台台基三层,层高三丈,秦朝时原本是用岩石堆砌而成,如今年深日久,石块脱落,很多地方只留下了夯土所建的台基。然而即使只是残破遗址,他也可以想象站在台顶纵览海天的豪情。那豪情从霸主勾践、秦皇嬴政的身上喷薄而出,穿越千百年的时间,直到如今也不曾从琅琊台上消散。

“琅琊台,是王者之台啊。”忽然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潘岳转过头,惊讶地发现说话之人并非王裁,而是一个从未见过的青年。

“小人张林,忝任五斗米道祭酒,见过两位公子。”那青年头戴绛红色纱巾,举止谦恭,彬彬有礼,“金真天师得知两位公子莅临,特命小人迎接二位登台。”

“祭酒?”潘岳微微有些吃惊,想不到这个民间教派,竟也采用了朝廷的官职名称。

“本道下者称鬼卒,中者称祭酒,上者称天师。”张林笑容可掬地解释道,“潘公子初到琅琊,日后对五斗米道定会越发熟悉的。”

“金真天师就在台上吗?”相比起潘岳的冷淡,王裁倒是有兴趣得多,“听说他已近百岁,容貌却依然如双十少年,可是真的吗?这世上,难道真有长生不老的秘方?”

“陈王曹植有诗云:‘真人传妙道,寿永固金石。’天下之大,真人自然是有的,两位公子若是心诚,必定能够见到。”张林神秘地笑了笑,似乎并不想透露更多,只带着潘岳和王裁避开琅琊台下聚集观礼的平民百姓,从后山被五斗米道弟子把守的小道登上了台顶。

台顶一侧已经设下了一些座席,张林以王裁门第最高,引他入了居中首座,潘岳则在次席落座,正好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台顶正中的祭礼。说是祭礼,其实不过是五斗米道的法会,一开始便是道中弟子上台表演,或打拳,或舞剑,或杂耍,并无任何出彩之处,却也引得台下百姓叫好不绝。

“金真天师何时现身?”王裁等得有些不耐烦,悄声问一旁的张林。

“天师位尊,还请两位公子稍待。”张林说着,偷眼打量潘岳,见他虽然面色如常,手指却下意识地轻轻点击着座前的几案,便知他的耐心也耗得差不多了。于是张林悄悄向身后的弟子打了个手势,示意吊胃口适可而止,要知道这场春播祭,原本就是金真天师为潘岳一人而设,若是潘岳不耐烦地拂袖而去,一切准备便都白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全职法师之时空之眼

偶得一灵感

斩神:一身概念技,神明嗷嗷哭!

小小的泡沫

天灾开局:我靠空间打造顶级安全屋

桃绾

我在末世做胶佬

不务正业的陈桂河

0幻梦0影踪0行异界

美丽雅阁210

四合院史上第一狠人

朝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