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义士(一)
丽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章 义士(一),爸爸的擎天柱让我看第二集,丽端,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气愤薄而乘胸兮,涕交横而流枕。
——潘岳
齐献王司马攸的鬼魂屡屡在秦王府中显灵,河南尹府和廷尉府均无法核实真伪,秦王司马柬不得已只好将此事亲自写成奏表,上呈给天子司马炎。
这封奏疏刚呈递上去不久,太庙里又传来消息,齐献王灵位之前,再次出现了一张青纸所书的纸笺,恰恰正是齐献王司马攸的笔迹。不过与上次纸笺上所书“庶事不可以不恤,大本不可以不敦”之类劝谏之语相比,这次纸笺上书写的内容越发触目惊心,透着无法掩饰的不祥预言。
“辅弼不忠,祸及乃躬;匪徒乃躬,乃丧乃邦。”天子司马炎一字一字地念出纸笺上熟悉的字迹,脸上的肌肉抽搐了几下,最终化作一个蔑视的冷笑,将那张纸笺抛在了御案上,“听说此前还有类似的纸笺,闹得朝野人心惶惶,为何杨将军一直隐瞒不报?”
“陛下恕罪。因臣一直认定这是奸人作祟,真凶未明之前,一直不敢扰乱天听。”听出司马炎的怒意,总揽政事的车骑将军、国丈杨骏悄悄抹了一把汗。
“那如今真凶查出来了没有?杨将军非要朕从秦王奏疏中得知消息,专门问到你头上才会对朕言明吗?”司马炎握住御案上一卷奏疏,五指用力,“究竟是什么人,能将齐献王的字迹模仿得如此惟妙惟肖,而且能避开太庙的森严守卫,将它放在齐献王的灵位前?”
“陛下恕罪,真凶……真凶如今尚未抓获,但臣已经有了眉目了!”杨骏见司马炎握着奏疏的手背上青筋暴起,显然愤怒到了极点,连忙信誓旦旦地保证,“陛下放心,臣已经安排人手彻查这两日进出太庙的一应人等,必定会查出是谁做此大逆不道之语,将他明正典刑!”
“这句话的出处是什么,夏侯侍郎你博闻强识,给杨将军说说。”司马炎没有理会杨骏义愤填膺的表情,却用几根手指拈起那张纸笺,转头问一旁的中书侍郎夏侯湛。
夏侯湛作为齐献王司马攸的表兄,此刻才从野王县调回洛阳不久,万料不到司马炎竟会问到他的头上。他心下一突,却不得不躬身对杨骏道:“回陛下、杨将军,青纸上的这句话出自故齐献王《太子箴》,原文是‘楚以无极作乱,宋以伊戾兴难。张禹佞给,卒危强汉。辅弼不忠,祸及乃躬;匪徒乃躬;乃丧乃邦’。此乃借史上旧例以行劝谏,平淡冲和,端方雅正,并非大逆不道之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